
中国品牌网全球ChinaBrand.org品牌观察、中华网全球.社会经济文化观察,「有谊义」联盟发文:
有友谊有情义,人生才有意义——「有谊义」联盟近日在看到热搜上铺天盖地的福建莆田灭门砍死邻居血案后,所进行的反思,此文迅速在百度获得了1万的推荐,可见社会大众内心的诉求。
如果为利益而无视现代文明、亦丢失中国传统文化,后果是什么?
最近的热搜,似乎能告知答案,亦能从中获得教训,
据通报显示,10月10日13时许,莆田秀屿区平海镇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被害人为一家祖孙四代,致2人死亡3人受伤。
10月11日,莆田公安局秀屿分局发布协查通报称,经侦查,55岁男子欧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市、区两级机关在增派警力现场处置的同时,全警开展抓捕。目前,犯罪嫌疑人欧某中仍在全力追捕中。
据欧某同村的知情人士称,嫌疑人作案动机或因房屋建盖纠纷。
该知情人消息,2017年,欧某向政府已经申请了危房重建并通过审核,房屋新建手续批出后,欧某便将原有400平米的房屋拆除,欲在原有土地上建盖新房。遭到邻居也就是死者的极力阻挠,还曾多次联合附近居民阻挠欧某建盖新房,导致欧某一家无处可归,在临时搭建的破败的铁皮雨棚中住了6年。
在一次大风中雨棚碎片刮到邻居家中,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最终,酿成惨剧。
邻居有什么理由阻扰呢?
城市居民可能无法想通。
因为一般小区纠纷都是物业、城管、派出所进行干预。
但是,从网友的留言中,我们似乎可以一窥事件的真相。
——————————————————————————————————
我老家当时盖房就类似这样,邻居就找俩老人过来躺那儿不让你动工,就要几万块钱,没有理由,非要找原因的话,就说当时他家盖房也有人要了他家的钱,哈哈!你能怎么招!
农村人就这样,我小时候老家拆了旧房子盖楼房也是左右邻居来吵了很多次
可能每一个中国人,小学时都会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让他三尺又何妨”
这个典故出自林翰明的《诫子弟》诗,后被写成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六尺巷传说》。“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诫子弟》,后被写成民间传说故事《六尺巷传说》,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就是张英家。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虽然在不同地区主角不同,都说明了邻里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有了争执,友好协商、互相谦让,这才是睦邻友好,和谐相处的典范。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千年前,已然相当文明了。而现代文明,更是有法律、道德,在维护着社会安定。
客观而言,犯罪嫌疑人欧某,已经退无可退了。
一家无处可归在破败铁皮雨棚中住了6年。
如果,
如果有如果的话,莆田砍死邻居血案这一事件中的受害人一家,
能通过时光机器意识到为利益而无视现代文明、亦丢失中国传统文化的后果,他们又会如何选择呢?
这种例子应该多转发给恶邻看看,
给那些溜大型犬不栓绳子的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免提电话、大音量刷短视频的人看看,虽然法律治不了你,但是世界上还有屠刀。
同时,在观看了太多用鲜血去洗涤屈辱的事例后,
我们是否可以多思考这个问题,
杀人者有罪,
逼人者呢?
————————————————————————————————————
有友谊有情义,人生才有意义——「有谊义」联盟